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要走综合开发利用之路,发展潜力非常巨大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。每年我国有约9亿吨秸秆,0.8亿吨林业剩余物,30亿吨畜禽粪便,1.5亿吨生活和有机垃圾,以及10几亿吨农产品加工的废水废渣,如果把这些生物质的东西收集起来进行加工利用,走多元化综合开发利用之路,前景非常广阔。 农业生物质资源在我国有广阔前景和产业基础,有很好的资源条件。现在我国沼气利用的总量达到160亿立方米,占我国燃气利用总量约7%;全国生物质发电780万千瓦,在发电装机容量12.5亿千瓦的0.6%。随着近几年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建设、以及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步伐加快,上述规模还会不断增加。 近年来,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。但从生物质能蕴藏和生产规模来看,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仍然很大。据统计,目前巴西Y醇燃料应用已占该国汽油燃料消费量的 50%以上;瑞典生物质热电联产年发电量约 1000 亿千瓦时,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16.5%,占供热能源消费总量的68.5%;丹麦的生物质直燃发电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50万吨,提供全国5%的电力供应;美国和奥地利生物质能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%和10%。 政策层面而言,目前我国生物质产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。如,2009年修订的《可再生能源法》明确了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,有立法做保障。目前农业部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相继推出相应发展规划,同时还制定了若干具体的政策措施。如国家拿出一定补贴鼓励生物质发电,生物质发电优先上网,电网公司全部收购上网电量,全时段各地区上网统一电价为0.75元。今年上半年,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出台了2015年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工作的方案,还出台了秸秆气化的工作方案,鼓励大型沼气和气化项目建设。 进入新世纪,生物质利用技术不断进步,利用领域不断拓展,生物质资源价值和商品属性日益增强,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把发展生物质经济作为重大战略,美国等国家更是制定了生物质产业发展的路线图。经济发达国家奋勇争先,发展中国家努力迎头赶上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,加快推进生物质能与生物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。 一是加强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。目前,与美国、欧洲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能力总体还比较落后,应把生物质能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放在首位。加快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创新,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研究,加快成套设备国产化步伐,降低投入成本。加强秸秆饲料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,加大青贮饲料和氨化等成熟技术的力度。进一步加强技术集成和配套,完善综合利用技术体系,实现生物质资源的“吃干榨净”。 二是重视和发展生物质资源生产。根据我国土地、淡水资源**情况,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前景等因素,理顺和科学制定生物质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。制定合理的生物质资源收购政策,使农民获得合理收益,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。由于不同类型的生物质资源,其能量和营养价值差异很大,因此,在优化生物质资源生产结构过程中,要充分考虑各类农业生产成果的综合产出。特别是生物质资源生产要与种植业生产布局结合起来。在优化种植业布局时,要考虑生物质资源的高效、便捷利用和综合利用能力。要统筹种植业、畜牧业、饲料业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,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。 三是加强生物质资源的管理。加快研究制定利用生物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,明确发展目标、区域、项目和政策措施。要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和流通管理机制。生物质资源和其它产品一样,也是集中收获,全年消费和利用。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储备办法,保证生物质资源均衡供应。加大对生物质综合利用的资金投入力度,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质综合利用领域,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。 四是制定和完善生物质资源的收储、加工和流通政策。由于生物质资源分布广、密度低、收获季节性强,收集和储存比较困难,要研究建立生物质资源收集、储存、运输管理政策和机制,保证生物质资源数量和质量。在利用生物质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新领域,要研究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,促进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顺畅流通。 五是创新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。目前各地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生物质生产、储运、加工、科研、营销的一体化发展模式。在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链条中,农民、农村经纪人、专业合作社、农业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各类市场主体,基本形成了分工合理、各司其职、各得其利的产业链和价值链。要进一步总结生物质经济的模式及特点,不断完善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。引入购买服务、BOT、PPP等多种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。
求购山东济南二手2600*1200*2300消音降噪设备1套,成色全新,求购价格9元,信息有效期至2019-06-18。
免责声明
以上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,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,网优fengj.com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.为规避买卖风险,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和产品质量.